104學習精靈

管理行事曆與會議協調安排

管理行事曆與會議協調安排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管理行事曆與會議協調安排:負責制定及管理高層管理者的日程安排,確保會議的有效性與效率,協調跨部門資源以支持企業的經營策略。具備優秀的組織能力與時間管理技巧,能有效應對突發狀況並迅速調整計畫。要求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協作能力,能夠與各部門保持緊密聯繫,理解業務需求並提供適切的支持。此外,需具備使用會議管理工具的經驗,以提升會議安排的效率。此角色需面對台灣職場中多變的工作環境及繁忙的日程挑戰,因此具有高度靈活性與適應能力至關重要。」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6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6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管理行事曆與會議協調安排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不知如何開始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技能挑戰:初級
目前等級:未達初級
191 人已通過「初級」測驗,通過率57%,和學習精靈一起探索知識、增強能力!
我要挑戰
林閔政

就業服務講師

02/04 09:30

勞工離職前未休完的特休,離職日當天結算成工資發放,或是最晚在原訂發薪日給付。
過年結束後,有些人會在年後轉職,勞動部提醒雇主,無論勞工因什麼原因離職,未休完的特休都應該要折發工資,且在勞工離職當天結清,最晚也要在原訂發薪日給付,否則勞工申訴後,若查證屬實者將面臨2萬~100萬元罰鍰。
勞動部指出,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雇主應依《勞動基準法》第38條規定給予特別休假。不論勞資雙方約定用哪一種方式給假,一旦勞動契約終止,都必須就未休完的休假結算。為確保勞工權益,勞動契約終止時,雇主仍應依勞工的到職日以及工作年資,計算應給予的特別休假日數,並將未休完的特休,結算工資。
勞動部指出,當勞工契約終止時,不論契約終止的原因是什麼,也不論勞工為何沒休完特休,雇主都應該將為未休完的特休日數折發工資,期限為終止契約時,也就是離職日結清給付,最晚也應於原訂發薪日給付。例如:原訂發薪日是每個月的5日,勞工在2月20日離職還有6天特休未休完,這6天的工資若沒有在離職日當天發放,最晚也要在3月5日發薪日時給付。
勞動部表示,雇主如違反相關規定,勞工可檢具相關事證,就近向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包括縣市政府勞工局或社會局申訴,查證屬實者,將依法處新台幣2萬~100萬元罰鍰,並公布事業單位名稱及負責人姓名;另將要求雇主補付工資,未補付者,可連續處罰。
一、法規依據與基本原則
1. **《勞動基準法》第38條**
勞工在同一雇主單位工作滿一定期間,雇主應給予特休假。特休假天數依年資累計(如滿半年3天、滿1年7天等),未休畢的天數須在離職時折算工資。
2. **離職結算義務**
- **無論離職原因**:不論員工自願離職、被解僱或契約終止,未休完的特休假均須折算工資。
- **無論未休假原因**:即使員工因個人原因未休假,雇主仍須支付工資。
---
### **二、工資結算時間點**
1. **離職當日結清**:原則上應於勞動契約終止時(離職日)支付未休特休工資。
2. **最晚發放期限**:若無法當日結清,最遲須在「原定發薪日」給付。
- **舉例**:員工2月20日離職,原發薪日為每月5日,未休6天特休工資最晚須於3月5日支付。
### **三、計算方式與注意事項**
1. **特休天數計算基準**
- 依據員工「到職日」及「工作年資」計算當年度可休天數,按比例折算離職時應休未休之日數。
2. **工資折算標準**
- 未休天數按「離職前最近一個月正常工資」計算,包含本薪、固定津貼等(排除變動性獎金)。
---
### **四、雇主的法定義務**
1. **記錄與通知**
- 每年需以書面(紙本或電子)通知員工當年度可休天數及未休天數的工資。
- 工資清冊應明確記載特休結算資訊,確保透明可查。
2. **罰則風險**
- 未依法結算工資,可依《勞基法》第79條處2萬至100萬元罰鍰,並公布雇主名稱。
---
### **五、常見問題與實務建議**
1. **年中離職的按比例計算**
- 若公司特休採**「週年制」**(到職日計算),離職時按當年度在職天數比例折算;若採**「曆年制」**(每年1月1日計算),則需依在職月份比例計算。
2. **業務需求導致無法休假**
- 若雇主因工作需要拒絕員工休假,仍須支付未休工資;若員工自行放棄休假,雇主仍須結算(除非勞工書面同意放棄且雇主已主動提醒休假)。
0 0 2258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精靈

產品

05/16 12:36

【2025 最新】Google AI Overviews 是什麼?一次搞懂 AI 搜尋新功能與傳統搜尋差異
Google AI Overviews 是 Google 搜尋引擎於 2025 年推出的最新 AI 功能,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將原本的文字搜尋升級為「AI 摘要搜尋」。用戶搜尋問題時,系統會自動從多個網頁整合內容,產出一段重點摘要,快速給出答案,極大提升搜尋效率與準確度。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完整解析 Google AI Overviews 功能是什麼、它的特色優勢,以及與傳統搜尋的比較,幫助你了解這項 AI 搜尋功能 如何影響未來的資訊獲取方式。
Google AI Overviews 功能亮點|AI 搜尋體驗新革命
🔍 AI 智能摘要:搜尋結果不再只有連結,而是 AI 幫你讀完網頁並整理出最重要的答案。
⚡ 搜尋效率提升:尤其在查詢複雜、觀念性問題時,AI 可一次整合多個觀點,節省大量閱讀時間。
🧠 生成式AI核心:基於大型語言模型(如 Gemini),模擬人類邏輯與語意理解進行內容彙整。
📱 目前開放地區:美國、英國已正式啟用,台灣用戶仍待後續全球推出。
誰適合使用 Google AI Overviews?應用場景一次看
👩‍🎓 學生族群:快速搜尋報告資料、整理觀念用法
🧑‍💼 上班族/創作者:彙整主題資料、準備簡報或內容製作
🧠 懶人查詢:不想點一堆網站,只要重點答案
但若你是做學術研究或必須引述原始資料來源,AI Overviews 並不會標示出每一個資料細節,仍建議搭配傳統搜尋使用。
小結:Google AI Overviews 改變搜尋習慣的開始
隨著 Google AI Overviews 持續推廣,AI 搜尋引擎正快速改變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這項功能將在未來成為搜尋主流,適合想「快速找到正確答案」的每一位用戶。建議你提前熟悉這項 AI 搜尋新工具,善用它提升工作與學習效率。
0 0 333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