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社群媒體經營

社群媒體經營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社群媒體經營:負責制定和執行社群媒體策略,以增強品牌知名度及用戶參與度,並推動業務成長。主要職責包括內容創作、社群互動及數據分析,確保各平台的訊息一致性及吸引力。需具備卓越的溝通技巧及寫作能力,並能有效運用數位行銷工具,協調內部團隊及外部合作夥伴,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並了解台灣的文化脈動及用戶偏好,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及社群關係。」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2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2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社群媒體經營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不知如何開始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技能挑戰:初級
目前等級:未達初級
341 人已通過「初級」測驗,通過率88%,和學習精靈一起探索知識、增強能力!
我要挑戰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7小時前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A 篇:20 個 A 開頭術語一次搞懂!】
做社群行銷,如果連這些「A 字頭」的基本術語都看不懂,
小心老闆覺得你薪水開太高!
🤔 「Ads Manager 是啥?Audience 又是誰?」
😵 「演算法 Algorithm 又變了⋯⋯怎麼辦?」
別再一頭霧水,今天 Steven 幫你整理好了,
社群 20 大必懂術語,A 篇一次幫你搞懂!
📌 建議收藏+分享給你身邊還在裝懂的社群小編朋友。
(術語清單,快速標記重點👇)
🚩【 A 篇 】數位社群行銷術語防呆包
1. Algorithm(演算法)
👉 平台推送規則,每次改版讓小編人生重來一次。
2. Analytics(分析)
👉 老闆愛看的數字,數據漂亮才能活過明天。
3. Audience(受眾)
👉 那群你每天都想討好,但他們卻連讚都不給你一個的人。
4. Ads Manager(廣告管理員)
👉 花錢如流水的地方,老闆嫌貴、用戶嫌煩,只有臉書最開心。
5. A/B Testing(A/B 測試)
👉 小編最常拿來證明自己「真的有做事」的神奇工具。
6. Awareness(知名度)
👉 就算你品牌沒人買,至少全世界都聽過也算成功。
7. Avatar(虛擬分身)
👉 小編永遠看不懂為何老闆堅持用的醜圖頭貼。
8. Ad Fatigue(廣告疲勞)
👉 廣告播到觀眾想退粉,小編先退公司群組自保。
9. API(應用程式介面)
👉 你完全不知道是什麼,但每天假裝懂的專業術語。
10. AR(擴增實境)
👉 IG 濾鏡好玩又潮流,但你用完,客戶問你業績在哪裡。
11. Affiliate Marketing(聯盟行銷)
👉 你很想躺著賺佣金,但其實你都是躺著賺零元。
12. Authenticity(真實性)
👉 你努力表現真實,結果老闆說太真實了,客戶會嚇跑。
13. Ad Placement(廣告版位)
👉 你放在哪老闆都不滿意,直到數據好的時候才會閉嘴。
14. Ad Frequency(廣告頻率)
👉 同一廣告重複播放次數,超過三次你自己都不想再看。
15. Auto-Reply(自動回覆)
👉 半夜粉絲收到回覆覺得很貼心,但小編其實早就下班了。
16. Amplification(擴散效應)
👉 你以為內容很有梗會爆紅,結果擴散的是客訴訊息。
17. Attribution(歸因分析)
👉 老闆找不到業績時會用的「破案神器」,小編壓力來源。
18. Actionable Insight(可行洞察)
👉 聽起來超專業,但真正可行的永遠只有「多發一篇」。
19. Ad Impression(廣告曝光)
👉 曝光幾萬次零互動,小編只能安慰自己「至少有曝光」。
20. Advocacy(擁護行銷)
👉 粉絲變成品牌忠誠者,你每晚睡前的夢想。
💬 歡迎大家留言補充,還有哪些「A 字頭」的數位社群專有名詞你也知道?快來一起豐富小編智商資料庫!
0 0 15 0
104學習精靈精選課程
看更多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FB超級小編養成班
(1) 學會社群企劃,建立品牌社群定位(2) 找到適合的FB廣告架構,有效攻獲客源(3) 了解社群平台文案差異,學會文案架構與技巧(4) 透過課程傳授心法技巧,製作出有看又好賣的圖 一、基礎介紹 1.這堂課適合那些人?(1) 大學新鮮人(2) 社群小編(3) 文案寫手(4) 行銷專員(5) 想自行操作廣告者 2.這堂課能學到什麼?(1) 學會社群企劃,建立品牌社群定位(2) 找到適合的FB廣告架構,有效攻獲客源(3) 了解社群平台文案差異,學會文案架構與技巧(4) 透過課程傳授心法技巧,製作出有看又好賣的圖 二、課程特色 三、課程大綱 第一章:社群經營 第二章:廣告投放 第三章:三大社群文案 第四章:媒體素材 四、作者介紹 姓名:張舒淇學歷:輔仁大學 織品服裝學系行銷組擅長:社群經營規劃(議題發想、主題規劃、影音企劃)經歷:比石硬數位行銷 社群行銷經理關於:帶領團隊經手超過400個粉絲團與LINE官方帳號,包含台灣知名保養品大廠、除臭襪、孕婦保養油、國家藝術兩廳院等,內容包含議題發想、主題規劃、影音企劃等內容經營。曾受邀於數位時代、泛科學、青商會、中山大學、交通大學、淡江大學、致理科大等社群主題授課講師。 姓名:蘇柏璋學歷: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技術研究所擅長:整合行銷規劃,Facebook、google、Yahoo廣告優化經歷:生洋網路 Facebook廣告優化部門副理/5年以上網路行銷經驗/整合行銷顧問/Facebook廣告操作顧問關於:服務過百家企業,操作及擅長產業囊括:服飾、食品、傢俱、保健食品、3C產品、房地產、生活用品。 姓名:林建懷學歷: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商業設計研究所擅長:FB、IG、LINE社群平台之素材設計、資訊設計、專於財經、政治、戶外&生活用品等產業經歷:比石硬數位行銷 創意部設計總監/Stockfeel股感資訊 資訊設計總監關於:曾共同經營財經粉絲團:3年粉絲數增長13萬人/團隊經手300多個粉專,包含黑松沙士、卡樂芙等/製作數款爆紅懶人包及資訊圖卡
104人資市集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05/15 19:00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們團隊的數位行銷能力夠強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在這個講求團隊戰力的時代,行銷不再是一人作戰。團隊若能力不齊、步調不一致,再好的策略也只會變成內耗。你以為你們團隊的數位能力已經很夠用了?真的嗎?快用 Steven 幫你準備的『免費自檢表』檢驗一下吧!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團隊每位成員是否清楚公司品牌與行銷定位?
02. 是否每位成員都有基本的數位行銷知識?
03. 團隊是否有人熟悉廣告投放平台(如 FB、Google Ads)操作?
04. 是否有人具備 SEO/內容行銷的實作能力?
05. 是否有專人負責數據分析,追蹤與報告行銷成效?
06. 團隊是否熟悉不同社群平台的內容規則與最佳實務?
07. 是否有人具備影片剪輯或影音製作能力?
08. 團隊是否會定期進行行銷策略討論與同步?
09. 是否具備專案管理工具與流程,讓行銷進度有序進行?
10. 是否能根據數據做出快速的行銷調整決策?
11. 團隊是否具備 AB 測試的觀念與執行力?
12. 是否有人能撰寫高轉換的文案或腳本?
13. 是否有設計師或懂設計的夥伴能快速產出視覺素材?
14. 團隊是否對目標受眾有深入的理解與輪廓描繪?
15. 是否會善用行銷自動化工具來提升效率?
16. 團隊是否有人擅長跨部門溝通,協助整合資源?
17. 是否有持續學習、參與課程或追蹤行銷趨勢的習慣?
18. 是否具備應對突發公關危機的應變能力?
19. 是否有建立 SOP 文件與知識庫,讓新成員快速上手?
20. 團隊成員是否能清楚說出各自的 KPI 與責任範圍?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恭喜!你有一支行銷鐵軍,戰力破表,撿到大便宜!
⚠️ 50 - 75 分:還可以!但團隊火力有斷層,快補強短板!
❌ 低於 50 分:危險!團隊戰力不足,再好策略也無法落地,這次撿到「木倉」了!
💡【 Steven 提醒 】
行銷是團隊戰,一個人再厲害也撐不起整個品牌。用這份自檢表,幫你了解團隊現在的能力分佈,快速補位、培訓、升級,讓好策略真正發揮威力!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們團隊幾分?快留言讓 Steven 幫你解讀,也別忘記追蹤《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下一波自檢表準備出爐!
#數位行銷自救箱 #團隊行銷力自檢表 #免費資源 #數位行銷能力檢測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0 0 61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精靈

產品

14小時前

【2025 最新】Google AI Overviews 是什麼?一次搞懂 AI 搜尋新功能與傳統搜尋差異
Google AI Overviews 是 Google 搜尋引擎於 2025 年推出的最新 AI 功能,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將原本的文字搜尋升級為「AI 摘要搜尋」。用戶搜尋問題時,系統會自動從多個網頁整合內容,產出一段重點摘要,快速給出答案,極大提升搜尋效率與準確度。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完整解析 Google AI Overviews 功能是什麼、它的特色優勢,以及與傳統搜尋的比較,幫助你了解這項 AI 搜尋功能 如何影響未來的資訊獲取方式。
Google AI Overviews 功能亮點|AI 搜尋體驗新革命
🔍 AI 智能摘要:搜尋結果不再只有連結,而是 AI 幫你讀完網頁並整理出最重要的答案。
⚡ 搜尋效率提升:尤其在查詢複雜、觀念性問題時,AI 可一次整合多個觀點,節省大量閱讀時間。
🧠 生成式AI核心:基於大型語言模型(如 Gemini),模擬人類邏輯與語意理解進行內容彙整。
📱 目前開放地區:美國、英國已正式啟用,台灣用戶仍待後續全球推出。
誰適合使用 Google AI Overviews?應用場景一次看
👩‍🎓 學生族群:快速搜尋報告資料、整理觀念用法
🧑‍💼 上班族/創作者:彙整主題資料、準備簡報或內容製作
🧠 懶人查詢:不想點一堆網站,只要重點答案
但若你是做學術研究或必須引述原始資料來源,AI Overviews 並不會標示出每一個資料細節,仍建議搭配傳統搜尋使用。
小結:Google AI Overviews 改變搜尋習慣的開始
隨著 Google AI Overviews 持續推廣,AI 搜尋引擎正快速改變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這項功能將在未來成為搜尋主流,適合想「快速找到正確答案」的每一位用戶。建議你提前熟悉這項 AI 搜尋新工具,善用它提升工作與學習效率。
0 0 232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