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104人力銀行 /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 / 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 (25469001) / 符合度分析
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 (25469001)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大學

經歷

不拘
希望您擁有
心理師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知識貓星球

喵星人

2024/10/11

情緒管理職場術:用情緒日記與正念冥想,化解每日壓力!
隨著職場壓力的持續增長,情緒管理成為職場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你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如何掌握情緒管理技巧,保持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工作表現與團隊協作。越來越多企業也意識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開始設立相關職缺,幫助員工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本文將深入探討情緒管理的技巧與應用,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提升競爭力。
口訣:日記一寫,壞情緒就下架!:每天寫一筆,搞懂情緒走向,找到自我調整的方向。
☑️什麼是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是指識別、理解、表達與調整情緒的過程。有效的情緒管理能夠減少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增強自我控制能力,並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1. 提高心理健康:良好的情緒管理能減少焦慮和抑鬱的風險。
2. 增強人際關係:有效的情緒表達能改善溝通,增強人際間的信任感。
3. 提升工作效率:情緒穩定有助於提升專注力和工作效率。
☑️情緒管理技巧
以下是幾種實用的情緒管理技巧,幫助你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情緒挑戰。
1. 情緒日記
透過記錄每天的情緒變化,幫助你識別情緒觸發因素。
範例:
每天花10分鐘記錄你的情緒及其原因。
反思日記中的情緒模式,尋找改善的方法。
2. 深呼吸與放鬆
在面對壓力或焦慮時,深呼吸和放鬆技巧能迅速幫助你平靜下來。
範例:
每次感到焦慮時,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吐氣,重複五次。
3. 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能幫助你專注於當下,減少過度思考。
範例:
每天抽出5-10分鐘進行正念冥想,專注於自己的呼吸,觀察自己的情緒而不作評判。
4. 身體運動
運動能釋放內啡肽,提升情緒。
範例:
每週至少進行三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或游泳。
5. 尋求支持
與他人分享情緒能獲得支持,減少孤獨感。
範例:
定期與朋友或家人聚會,分享你的感受與經歷。
☑️結論
情緒管理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有效的情緒管理技巧,不僅能提高心理健康,還能增強人際關係,提升生活質量。開始實踐這些技巧,讓你的情緒得到更好的管理!
在現代職場中,良好的情緒管理不僅能夠改善心理健康,還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與人際關係。無論是通過記錄情緒日記、進行正念冥想,還是透過運動釋放壓力,這些實用的技巧都能幫助你更好地掌控情緒。積極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將使你在職場中擁有長遠的競爭優勢。
看更多
3 0 2978 2
知識貓星球

喵星人

2024/09/29

如何保持身心健康?五感調整!高壓職場下的身心健康照顧秘訣
在高壓的職場環境中,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提醒我們,五感不僅幫助我們與世界互動,還能成為調整身心狀態的好幫手。當工作壓力增大時,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來調整自己,可以有效緩解焦慮與疲勞。本文將分享一些實用的自我照顧技巧,幫助你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提升整體健康與幸福感。
口訣「五感調整、健康升級!」
☑️ 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1. 視覺:給眼睛放個假
盯著電腦屏幕一整天?試試「20-20-20法則」:每工作20分鐘,休息20秒,看向20英尺(約6公尺)外的地方。這樣不僅能緩解眼睛疲勞,還能讓大腦稍作喘息。
2. 聽覺:聽點音樂放鬆心情
適當的音樂能讓你的大腦進入放鬆狀態。輕音樂或自然聲音都很棒,能幫助你集中注意力、減少焦慮。
3. 嗅覺:精油助你提神
薄荷、薰衣草等香氣能舒緩情緒,提升專注度。隨身攜帶一小瓶精油,當感到壓力時,用它來調整呼吸和心情。
4. 味覺:健康小點心增能量
拒絕甜食和垃圾食品,選擇堅果、蔬果條等營養豐富的小零食,幫助你保持活力,避免能量起伏。
5. 觸覺:伸展放鬆
每工作一段時間後,起來伸個懶腰,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幫助肌肉放鬆,避免久坐帶來的疲勞。
☑️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 視覺:放鬆眼睛,心情更輕鬆
看些讓你快樂的東西——可愛的寵物照片、綠植、風景圖。讓視覺帶來愉悅感,有助於緩解工作壓力。
2. 聽覺:善用環境音提升專注力
白噪音、流水聲等背景音效能幫助你快速進入工作狀態,也能在需要時幫助心靈放鬆。
3. 嗅覺:香氛改善心情
心情不佳時,不妨點上一支喜歡的香氛蠟燭或使用香水。香味能直接影響大腦情緒,迅速提升心情。
4. 味覺:快樂食物,平衡情緒
黑巧克力、香蕉等含有促進快樂荷爾蒙的食物,可以適量享用,有助於穩定情緒。
5. 觸覺:正念冥想、按摩放鬆
用正念冥想或簡單的自我按摩,感受身體的觸覺反應,讓心靈得到片刻的寧靜。
透過這些小技巧,可以幫助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記得給自己一些關愛,讓身心都保持最佳狀態!
看更多
2 0 2706 3
林閔政

就業服務講師

2024/09/28

「就服乙級上課心得分享…法規罰則」
這是你讀的法規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為促進國民就業,以增進社會及經濟發展,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 2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就業服務:指協助國民就業及雇主徵求員工所提供之服務。
二、就業服務機構:指提供就業服務之機構;其由政府機關設置者,為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其由政府以外之私人或團體所設置者,為私立就業服務機構。
三、雇主:指聘、僱用員工從事工作者。
四、中高齡者:指年滿四十五歲至六十五歲之國民。
五、長期失業者:指連續失業期間達一年以上,且辦理勞工保險退保當日前三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六個月以上,並於最近一個月內有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者。
第 3 條
國民有選擇職業之自由。但為法律所禁止或限制者,不在此限。
第 4 條
國民具有工作能力者,接受就業服務一律平等。
第 5 條
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其他法律有明文規定者,從其規定。
雇主招募或僱用員工,不得有下列情事:
一、為不實之廣告或揭示。
二、違反求職人或員工之意思,留置其國民身分證、工作憑證或其他證明文件,或要求提供非屬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
三、扣留求職人或員工財物或收取保證金。
四、指派求職人或員工從事違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工作。
五、辦理聘僱外國人之申請許可、招募、引進或管理事項,提供不實資料或健康檢查檢體。
六、提供職缺之經常性薪資未達新臺幣四萬元而未公開揭示或告知其薪資範圍。
第 6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勞動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相關原住民就業服務事項。
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事項如下:
一、全國性國民就業政策、法令、計畫及方案之訂定。
二、全國性就業市場資訊之提供。
三、就業服務作業基準之訂定。
四、全國就業服務業務之督導、協調及考核。
五、雇主申請聘僱外國人之許可及管理。
六、辦理下列仲介業務之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之許可、停業及廢止許可:
(一)仲介外國人至中華民國境內工作。
(二)仲介香港或澳門居民、大陸地區人民至臺灣地區工作。
(三)仲介本國人至臺灣地區以外之地區工作。
七、其他有關全國性之國民就業服務及促進就業事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掌理事項如下:
一、就業歧視之認定。
二、外國人在中華民國境內工作之管理及檢查。
三、仲介本國人在國內工作之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之許可、停業及廢止許可。
四、前項第六款及前款以外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之管理。
五、其他有關國民就業服務之配合事項。
第 7 條
主管機關得遴聘勞工、雇主、政府機關之代表及學者專家,研議、諮詢有關就業服務及促進就業等事項;其中勞工、雇主及學者專家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前項代表單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第 8 條
主管機關為增進就業服務工作人員之專業知識及工作效能,應定期舉辦在職訓練。
第 9 條
就業服務機構及其人員,對雇主與求職人之資料,除推介就業之必要外,不得對外公開。
第 10 條
在依法罷工期間,或因終止勞動契約涉及勞方多數人權利之勞資爭議在調解期間,就業服務機構不得推介求職人至該罷工或有勞資爭議之場所工作。
前項所稱勞方多數人,係指事業單位勞工涉及勞資爭議達十人以上,或雖未達十人而占該勞資爭議場所員工人數三分之一以上者。
第 11 條
主管機關對推動國民就業有卓越貢獻者,應予獎勵及表揚。
前項獎勵及表揚之資格條件、項目、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這是老師教的法規
I 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
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
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
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
摘要分類:
出生: 種族、年齡、籍貫、出生地、星座、血型、階級
外觀: 性別、容貌、五官、性傾向、身心障礙
後天: 語言、思想、宗教、黨派、婚姻 工會
二、雇主不得之情事 :
2個不實2個(扣)留置(證件、財物)(公序良俗)(薪資未達)
§5-II雇主招募或僱用員工,不得有下列情事: 105-3 106-3
一、為不實之廣告或揭示。
二、違反求職人或員工之意思,留置其國民身分證、工作憑證或其
他證明文件,或要求提供非屬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
三、扣留求職人或員工財物或收取保證金。
四、指派求職人或員工從事違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工作。(公序良俗)
五、辦理聘僱外國人之申請許可、招募、引進或管理事項,提供不實資料或健康檢查體。
六、提供職缺之經常性薪資未達新臺幣四萬元而未公開揭示或告知其薪資範圍。
:(薪資未達)
第24條(十類就業人員應訂定促進就業計畫)100-1 102-2 105-1
主管機關對下列自願就業人員,應訂定計畫,致力促進其就業;必
要時,得發給相關津貼或補助金:
一、獨力負擔家計者。
三、身心障礙者。
二、中高齡者。
四、原住民。
五、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中有工作能力者。
六、長期失業者。
八、家庭暴力被害人。
七、二度就業婦女。
九、更生受保護人。
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者。
口訣
【獨中心原低長更二家】
口訣故事
(讀中興時兼賣阿原肥皂,收入低,長期三更半夜到不二家學蛋黃酥)
【cindy(心低)獨二家大學 中原+長庚。】
來源:學生 黃普航
看更多
0 0 598 0
知識貓星球

喵星人

2024/09/24

長期遭職場PUA! 工程師最常被指責「效率差」無償加班!壓力大到天天失眠
工程師在職場中遇到的PUA(職場精神控制)行為,通常表現為上級或同事通過心理操縱或控制,壓力暴增,導致失眠、情緒焦慮狀況出現,甚至有人嚴重點,起床想到要上班,眼淚不禁流下來,時常懷疑自我、無法反抗不合理要求,進而導致離職。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職場PUA情境:
#職場PUA有哪些?
◾貶低成就、忽視貢獻
💢情境:工程師完成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專案,卻被上級或同事貶低為「這不過是你的本職工作」。甚至無視其努力,轉而讚揚他人,讓該工程師感到不被認可。
💔感受:員工的成就感被打擊,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進而變得更依賴他人的評價。
◾長期加班卻不合理補償
情境:公司要求工程師長時間加班,甚至週末也不得休息,但卻不提供額外的補償或加班費。當員工表達疲憊或要求休息時,會被指責「不夠敬業」、「不適合這個行業」、「錢拿這麼多,該做快一點吧」、「不覺得工作效率太差了嗎」?。
💔感受:讓員工內疚,感到自己不夠努力,進而加倍投入時間和精力,忽視個人健康與生活平衡。
◾頻繁的目標變動
💢情境:當工程師完成了某個階段的專案時,主管突然改變目標或要求他們重新開始,並指責他們「一開始就做錯了」,雖然這些變動可能是來自管理層的決策不穩定。
💔感受:員工會感到沮喪和無力,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且開始對工作失去熱情。
◾模糊的晉升標準
💢情境:主管承諾升職或加薪,但每當員工表現出色,主管總是以「還不夠」、「你還需要提高」等模糊理由推遲,讓員工感到永遠無法達到標準。
💔感受:這樣的行為讓員工持續感到不安,害怕失去晉升機會,從而持續過度努力。
◾鼓勵內部競爭 製造對立
💢情境:主管通過公開比較工程師的工作表現,甚至讚揚某些員工,貶低另一些員工,製造競爭與對立的氛圍,讓員工之間互相競爭而非合作。
💔感受:工程師會變得焦慮,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優秀,或者覺得其他同事是威脅,導致團隊氣氛惡化。
◾情緒勒索
💢情境:主管或公司以「我們是家人」的情感綁架要求工程師犧牲私人時間和生活,如要員工在假期加班,或者要求員工不計報酬地完成額外工作。
💔感受:員工難以拒絕,因為拒絕可能會導致被排斥或視為不忠誠,進而陷入無法脫身的境地。
#遇到職場PUA怎麼消化負面情緒?
◾ 保持自信
職場PUA會逐漸影響你的自信和自我價值觀,因此保持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回顧自己的成就,強化自我認同,避免被外界的負面評價所左右。
◾尋求支持
與信任的同事、家人或朋友分享你的情緒,會讓你感到不再孤單。你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得情感支持,並幫助你找到解決問題的角度。
◾專注可控因素
當面對外界不可控的壓力時,專注於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例如提升技能、改進工作方式,這能幫助你減少無力感,並在職場中持續成長。
◾ 適當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你長期處於壓力和焦慮中,考慮尋求心理諮詢或專業輔導,以幫助你更好地處理情緒和壓力。
這些PUA手段最終會讓員工失去自信、健康及動力,並對工作產生強烈的無力感和焦慮感。如果你遇到類似情況,識別並採取適當的應對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尋求同事支持、主動與管理層溝通,或者考慮尋找新的工作環境。
看更多
0 0 438 1
蒲朝棟

2024/07/26

職場如煉獄,為何還不跳槽?揭密台灣上班族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在台灣的職場中,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抱怨:「這工作爛透了!」、「老闆簡直是魔鬼!」、「薪水少得可憐!」然而,有趣的是,儘管怨聲載道,許多人卻仍然日復一日地堅守在自己厭惡的工作崗位上。這種現象不禁讓人好奇:如果真的那麼痛苦,為什麼還不乾脆辭職呢?
讓我們來看看小明的故事。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五年。從表面上看,他的工作條件還不錯: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薪水也在業界中等水平。但實際上,小明每天都過得苦不堪言。
首先,他的直屬主管是個典型的「微管理狂」。每天一大早,主管就會要求所有人報告工作進度,彷彿不這樣做,大家就會偷懶似的。午休時間,主管還會「不經意」地在辦公室裡晃來晃去,看看誰提早回來工作。這種不信任的氛圍讓小明感到窒息。
其次,公司的工作環境也不盡人意。辦公室位於一棟老舊的大樓裡,冬天冷得要命,夏天又熱得像蒸籠。空調系統經常罷工,但公司總是以「節約成本」為由拒絕更換。
最讓小明受不了的是,公司的技術已經嚴重落後於業界水平。每次他提出創新的想法,都會被主管以「太冒險」、「不切實際」為由否決。久而久之,小明感覺自己的技能正在慢慢退化。
面對這樣的工作環境,小明每天都在想著辭職。他常常跟朋友抱怨:「我真的快受不了了!這鬼地方簡直是在浪費我的生命!」
然而,奇怪的是,儘管口中說著要離職,小明卻始終沒有付諸行動。每當朋友問他:「既然這麼痛苦,為什麼還不辭職呢?」小明總是有一堆理由:
「現在經濟不景氣,找工作不容易啊!」
「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五年了,捨不得之前的努力。」
「雖然公司有很多問題,但至少薪水還算穩定。」
「我已經習慣了這裡的工作模式,換新工作怕適應不來。」
「再忍忍吧,也許情況會好轉呢?」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這些理由是否真的站得住腳呢?
事實上,小明的情況並不少見。在台灣的職場中,有許多人像小明一樣,明明對現在的工作非常不滿意,卻遲遲不願意離開。這種現象,心理學家稱之為「職場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人們寧願忍受不理想的工作環境,也不願意尋求改變呢?
1. 安全區效應:人們天生傾向於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即使這個環境並不理想。改變總是令人恐懼的。
2. 沉沒成本謬誤:人們常常高估已經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認為離開就等於前功盡棄。
3. 自信心不足:長期處於負面的工作環境中,可能會削弱一個人的自信心,讓他覺得自己無法在其他地方找到更好的機會。
4. 經濟壓力: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穩定的工作往往會讓人感到安心,即使這份工作並不理想。
5. 社會期望:在台灣社會中,頻繁跳槽有時會被視為不穩定的表現,這種社會壓力可能會讓人選擇留在不滿意的工作崗位上。
6. 希望心理:人們總是抱持著「也許明天會更好」的心態,期待現狀能夠自然改善。
7. 懶惰和惰性:尋找新工作、適應新環境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有些人可能會選擇「破爛熟悉」的現狀。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突破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客觀評估:仔細思考當前工作的利弊,不要被一時的情緒左右。
2. 設定目標: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看看當前的工作是否還能幫助你實現這些目標。
3. 提升技能:即使在當前工作中,也要不斷學習新技能,為未來的機會做準備。
4. 拓展人脈:保持與業界其他人的聯繫,了解市場動向和其他機會。
5. 財務規劃:為可能的失業期做好財務準備,這樣在做決定時就不會受到太大的經濟壓力。
6. 尋求幫助:可以考慮諮詢職涯顧問或心理諮商師,他們可能會提供專業的建議。
7. 嘗試改變:在決定離職之前,可以先嘗試在現有的工作中做出一些改變,比如與主管溝通、申請調職等。
8. 勇於嘗試:如果真的決定要離開,就要鼓起勇氣。記住,改變雖然艱難,但往往是成長的開始。
最後,小明終於下定決心辭職了。在找到新工作後,他才驚覺自己之前有多麼畏懼改變。新的工作環境不僅讓他的技能得到了充分發揮,還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回首往事,小明不禁感嘆:「早知道改變是這麼棒,我應該早點邁出這一步的!」
其實,職場就像一場漫長的旅程,沒有人能保證每一站都是理想的。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勇氣正視問題,有智慧做出選擇,更要有行動力去追求更好的可能性。如果你現在正處於職場的低谷,不妨問問自己:留下來的理由,真的比離開的理由更有說服力嗎?
記住,生命短暫,我們沒有義務忍受一份讓自己痛苦的工作。勇敢地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主,或許你會發現,職場的天空比你想像的要寬廣得多。加油,相信自己,美好的未來正等著你去探索!
看更多
0 0 443 0
蒲朝棟

2024/07/25

辦公室毒舌王出沒!一招制敵、讓他閉嘴的神奇秘笈
在現代職場中,人際關係往往比專業能力更讓人頭疼。尤其是當你遇到一個總愛貶低、挑釁他人的同事時,每天上班彷彿就像打仗一樣令人精疲力竭。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應對這種「辦公室毒舌王」,重新找回工作的樂趣!
小美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工作能力出色,但最近卻常常萌生離職的念頭。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同組的阿強總是喜歡挑釁她。
每當小美在會議上提出想法時,阿強總會冷嘲熱諷:「哇,這種老掉牙的想法也敢拿出來啊?」或是「欸,你是不是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啊?」有時甚至當著客戶的面貶低小美:「別聽她的,她可能還不懂這些。」
小美起初試圖和阿強好好溝通,但阿強卻說:「別那麼玻璃心嘛,我這是在幫你成長啊!」漸漸地,小美變得沉默寡言,工作熱情也大不如前。
就在小美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她遇到了公司新來的人資主管小玉。小玉觀察入微,很快就發現了小美的異常。經過詳談後,小玉給了小美一些建議。沒想到,這些建議不僅幫助小美擺脫了困境,還讓她在公司的地位有了質的飛躍!
那麼,小玉到底給了小美什麼樣的神奇建議呢?
1. 保持專業,不卑不亢:
小玉告訴小美,面對阿強的挑釁,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和專業。小玉建議:「下次阿強貶低你的想法時,你可以這樣回應:『謝謝你的意見,我的想法確實可能有不足之處。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具體討論一下,哪裡需要改進呢?』」這種回應既顯示了你的專業態度,又把球踢回給了對方。
2. 記錄並匯報:
小玉建議小美開始記錄阿強的不當言行。「不是為了打小報告,」小玉解釋道,「而是為了在必要時有證據支持你。如果情況持續惡化,你可以和主管或人資部門溝通。」
3. 尋求盟友:
小玉鼓勵小美多和其他同事建立良好關係。「當你有更多人支持你時,阿強的言行就會顯得更加不恰當。」
4. 提升自信:
小玉指出,阿強的行為可能源於自己的不安全感。「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下次開會前,多做些準備,用實力說話。」
5. 以幽默化解:
小玉還教了小美一招:「有時候,幽默是最好的武器。比如阿強說『你是不是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啊?』,你可以笑著說:『哇,被你發現了!我其實是臥底來的。』」這種幽默的回應往往能讓挑釁者尷尬,也能緩解現場的緊張氣氛。
6. 設立界限:
小玉強調,如果阿強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工作,小美應該明確表態。「你可以私下找阿強談談,說:『我覺得你的一些言行讓我感到不舒服,這影響了我的工作效率。希望我們能夠互相尊重,一起把工作做好。』」
7. 轉移注意力:
小玉建議小美,當阿強又開始貶低人時,可以試著轉移話題。「比如你可以說:『這個問題確實值得討論,不過我們是不是應該先聚焦在專案的進度上?』」這樣既不正面衝突,又能把討論引導回正軌。
8. 自我提升:
小玉鼓勵小美繼續學習成長。「當你不斷提升自己時,像阿強這樾人的言論就會顯得越來越無關緊要。」
小美開始嘗試運用這些建議。起初,她還有些膽怯,但漸漸地,她發現這些方法真的很有效!
有一次,在一個重要的客戶會議上,阿強又開始了他的老把戲:「小美啊,這種簡單的市場分析你都搞不懂嗎?」
小美深吸一口氣,微笑著說:「謝謝你提醒,阿強。不過,根據我之前做的調研,這個市場其實比表面看起來要複雜得多。我這裡有一份詳細的報告,也許我們可以一起看看?」
這個回應不僅讓阿強愣住了,連客戶都對小美刮目相看。會議結束後,主管還特地誇獎了小美的專業表現。
漸漸地,阿強的挑釁行為減少了,小美在公司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更重要的是,小美重拾了工作的信心和熱情。
其實,職場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刁難的人和事。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應對。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建議:
1. 保持冷靜:不要讓情緒影響你的專業判斷。
2. 尋求支持:無論是同事、主管還是人資部門,都可能成為你的後盾。
3. 持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讓批評變得無關緊要。
4. 設立界限:學會說「不」,保護自己的權益。
5. 換位思考:試著理解對方的動機,也許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
6. 正面思考:把挑戰當作成長的機會。
7. 適度妥協:有時候,退一步反而能海闊天空。
8.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情況實在難以處理,可以考慮諮詢職場顧問或心理諮商師。
記住,每個人都有權利在一個互相尊重的環境中工作。如果你遇到了「辦公室毒舌王」,不要氣餒,更不要輕易放棄。運用這些技巧,你不僅能夠應對挑釁,還能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成為更優秀的職場人。
最後,奉勸各位職場新鮮人:職場如戰場,唯有心中有劍,才能無懼於世間的刀光劍影。磨練自己的專業能力,學會與人相處之道,你就能在職場中遊刃有餘,無懼任何挑戰。加油,你一定行的!
看更多
0 0 149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