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活動企劃

活動企劃人員
更多
月薪中位數 了解更多薪水資訊
$3.9萬
年資 3-5 年
$4.4萬
年資 10 年以上
活動企劃人員 都在看
Steven 社群小教室 - 如何在做 B2B 行銷時,成功留下名單
Steven 社群小教室 - 如何在做 B2B 行銷時,成功留下名單
Q:「老師,如何在做 B2B 行銷時,成功留下名單?(六)」 我:第六個,不要放棄任何留名單的機會。 假如辦一個見面會、說明會、體驗會等大家會感興趣的事,大家來了之後願意留下資料,那這些就是你的名單了。 你可以擴大能見度、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名單會在這時掌握在你手裡,你就可以透過給予贈品或分享故事的方式,提高未來消費的機會!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email protected]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晨間讀報] 越來越像的咖啡店:是巧合,還是演算法的「巧手」? ☕🤖
[晨間讀報] 越來越像的咖啡店:是巧合,還是演算法的「巧手」? ☕🤖
你有沒有發現,不論走到哪個城市,咖啡店的風格都好像「複製貼上」?無論是木質桌椅、工業風吊燈,還是牆上的黑白字畫,甚至連菜單上的手寫字體都如出一轍!這種「全球同質化」的現象,其實背後有一隻無形的手,也就是演算法(algorithm)和數據分析的力量。 根據 Kyle Chayka 在英國《衛報》文章〈演算法的暴政:為什麼每家咖啡店看起來都一樣?〉(The Tyranny of the Algorithm: Why Every Coffee Shop Looks the Same)所說,店家在裝潢設計時,常依賴演算法來尋找「最受歡迎」的風格,導致了每家店看起來都差不多。🧐 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咖啡店,還影響到世界各地的餐廳、商店,甚至是民宿的裝潢風格(interior design)。當商家依賴大數據來決定設計時,結果往往是走上了標準化(standardization)的道路。這種「安全選擇」讓店家不再冒險嘗試新風格,而是選擇演算法推薦的設計,以保證更多的客流量(foot traffic)和銷售額。 但這樣做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顧客會不會「審美疲勞」(aesthetic fatigue)呢?在一個由數據驅動的世界裡,這些「千篇一律」的設計(cookie-cutter designs)讓人感覺少了些什麼。當咖啡店的設計不再反映店主的個人品味或地方文化時,我們是否也失去了探索新空間的樂趣呢?Chayka 提到,我們該問自己:什麼才是我們真正重視的空間特質?是便利、舒適感,還是那獨一無二的地方風味(local flavor)呢? 我們來學學如何用英文聊聊這個話題! ☕1. Algorithms often influence design choices in coffee shops, leading to similar aesthetic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演算法經常影響咖啡店的設計選擇,導致不同地方的店鋪採用相似的美學風格。 ☕2. Some people appreciate the familiarity of uniform café designs, while others miss the uniqueness that used to define local shops. 有些人喜歡統一風格帶來的熟悉感,另一些人則懷念過去具有地方特色的獨特設計。 ☕3. As data-driven decisions shape our surroundings, we must ask ourselves: what do we truly value in a space? 當數據導向的決策塑造我們的環境時,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在一個空間中真正重視的是什麼? (報導原文: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24/jan/16/the-tyranny-of-the-algorithm-why-every-coffee-shop-looks-the-same)
全民英檢 全民英檢GEPT,職場升級最強助力!
商管科系面試加分項,行銷實習必備的行銷作品集到底怎麼做?
商管科系面試加分項,行銷實習必備的行銷作品集到底怎麼做?
前言: 作品集對於設計或行銷實習以外的職缺也許不是必須,但有準備卻是絕對加分,可以大幅提升通過書審的機率,所以如果有精力和經歷,還是建議可以準備一下🙆‍♀️ 以下是幾個可以準備作品集的實習職缺: • 校園大使 • 行銷實習 • 雇主品牌行銷實習 • 人力資源實習 • 專案管理實習 • 企業發展實習 • 執行長室實習 • 財務分析實習生 ❚ 沒有實習經驗要如何準備行銷作品集? 相信一定有積極又上進的人是還沒有實習經驗的,每個人都是從0開始,很開心你願意開始累積作品集,若未來想要應徵行銷實習生相關職缺 以下是幾個沒有實習經驗也可以累積作品的方式: • 嘗試經營Facebook粉絲專業,任何有興趣的主題 i.e. 追星/動漫 • 在Medium累積文字作品集,擅長主題或已經有的內容 i.e. 讀書心得/特定主題 • 考網路上免費的數位行銷證照 i.e. Google Analytics/Google Ads • 參加學校社團並擔任行銷/公關幹部 i.e. 累積經營社團粉專/辦活動的經驗 ❚ 行銷作品集準備 Step1:挑選與統整過去亮點作品 你過去可能累積不少的作品,但建議只放「亮點作品」,也就是成效突出的貼文、文章、影片或其他作品;其中的客觀指標可以是曝光、觸及、讚數、留言、分享等。另外可以根據投遞的公司和職缺「客製化」作品集,並盡量只放對於這個職缺關聯性高的作品,讓人資或主管快速就看到他們想看的重點經驗。 ❚ 行銷作品集準備 Step2:確認架構並製作目錄 挑選完亮點作品之後,就可以開始分類作品了,建議大家以專業的方式分類,也就是「作品種類」,建議不要以作品的「時間線」來排列,因為時間順序不重要,作品背後代表的能力才是重點。另外,若有一系列同性質的作品或較大的活動企劃,建議只放重點頁面,並附上超連結即可。 ❚ 行銷作品集準備 Step3:列出各項作品的成就與方法 確認完作品種類的位置順序後,就可以開始介紹啦!可以回想過去自己與夥伴在達成這項成就時,因為哪些考量或分析,因此決定使用哪些方法。 • 用文字方式列出 2-4 點的作品成就,i.e. Instagram 帳號兩個月增加 1,000+ 追蹤者 • 解釋自己使用了哪些方法去達成這個成就,i.e. 每週發佈 3 篇知識型貼文/每天發佈 2 篇限時 ❚ 行銷作品集可以放哪些經歷? • 社群經營 i.e. 學校社團/企業帳號/個人帳號 • 文案作品 i.e. 行銷小論文/個人帳號/SEO文案撰寫 • 社團經營 i.e. FB社團/Line社團/企業內部社團 • 相關課程&商業競賽經驗 i.e. 行銷專案報告/比賽提案簡報 • 數位行銷證照 i.e. Google Analytics/Google Ads/其他 更多行銷作品集範例領取處↓ https://www.instagram.com/p/C055g1yxVu-/?hl=zh-tw&img_index=1
邱俐智 大學生找實習
[易混淆單字大解析] position、place、location怎麼分?
[易混淆單字大解析] position、place、location怎麼分?
大家應該對這個女孩不陌生吧😈 熊熊大火的前方,一個小女孩面對鏡頭露出淡然的微笑,一副「計画通り」的成熟氛圍,讓人不禁懷疑身後的大火該不會就是她引起的吧! 照片中的Zoë Roth當年只有4歲,正在和家人觀摩當地的控管燒除計畫(controlled burn,指受監控的人為縱火,Zoë參觀的這一場是為了快速拆除空房),而爸爸隨手拍下的這張照片,在網路尚未普及的時代仍爆炸性地傳播開來,成為迷因界的元老之一。如今Zoë已經24歲了,對於兒時肖像在網路流傳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並在前幾年以NFT出售這張照片,打算用這筆錢來支付大學學費。 ▍place (n.) 場所 廣義的表示地點、場所 ▸This park is a great place to relax. ▍position (n.) (特定的)位置;身份;處境 強調事物被安置在一個「恰當的位置」 ▸The actor double-checked his position in space during the rehearsal. ▍location (n.) 地點 強調事物「地理上的座標」 ▸The restaurant's location is very convenient.
全民英檢 全民英檢GEPT,職場升級最強助力!
IG 大改版!精選動態不再是「圈圈」移至主頁網格,網友崩潰:「不想更新了!」
IG 大改版!精選動態不再是「圈圈」移至主頁網格,網友崩潰:「不想更新了!」
Instagram 又改版了!這次的更新不僅僅是新增濾鏡或貼圖,而是將原本存在於個人頁面上方的精選動態「圈圈」移至主頁網格中。這讓許多用戶叫苦連天,不少人認為這樣的改變破壞了原本的視覺美感與使用習慣。本文將深入探討 IG 這次改版的影響,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因應對策,幫助用戶在改版後仍能輕鬆操作 IG。 ▍IG 的全新改版:精選動態不再是「圈圈」! Instagram 最新的改版將於 9 月 17 日正式上線,最引人注目的是精選動態(Highlights)將不再以「圈圈」的方式顯示在個人頁面上方,而是移至個人檔案的「精選動態」頁籤,並與貼文一同顯示在主頁網格中。這意味著用戶的精選動態將與照片、影片等其他貼文混在一起顯示,視覺上看起來更加密集。 這一改動引起了大量用戶的不滿,尤其是習慣使用精選動態來整理與保存重要內容的用戶。許多網友在 Threads 上表達對這次更新的不滿:「Meta 簡直要我命,一下沒濾鏡,一下精選變超醜」、「IG 要改多爛,他們自己才滿意」。有些人則直接表達對這次更新的反感,認為這樣的改動讓人「無語」。 ▍為什麼 IG 會做出這樣的改版? Instagram 不斷嘗試調整使用者介面,以提高互動率與使用者體驗。過去幾年,Meta 一直致力於整合旗下各種應用程式的介面設計風格,希望讓使用者在使用 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 等應用時,有一致的使用體驗。這次的改版可能是為了強調內容的重要性,而非依賴視覺元素來吸引使用者目光。 根據內部消息,這次改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呈現個人檔案中的所有內容,而不只是突顯某一部分。然而,這樣的改動對於那些喜歡使用精選動態來記錄和分享日常生活的用戶來說,可能會感到不適應。Meta 的這項改動讓部分用戶選擇暫時不更新應用程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改動是應用程式內部更新,即使用戶沒有手動更新也會自動生效。 ▍如何適應 IG 新的精選動態顯示方式? ● 重新安排精選動態內容:由於精選動態將與貼文混在主頁網格中顯示,建議用戶可以考慮重新整理精選動態的內容,挑選出更能代表個人風格的精選貼文,並與現有的圖片或影片搭配。 ● 善用新功能:雖然 IG 這次的改版對很多人來說是個挑戰,但也可以視為一個機會。由於精選動態將顯示在主頁網格中,這意味著它們將更容易被看到。用戶可以善用這一點來突出某些特定內容,例如品牌宣傳或活動記錄。 ● 保持關注後續更新:Meta 會根據用戶的反饋不斷調整應用程式的功能和界面。如果你對現有改版不滿意,建議持續關注 Instagram 的官方公告與後續更新,看看是否有更多的個性化選項可以使用。 ● 與粉絲溝通,了解他們的偏好:如果你是內容創作者或品牌經營者,這次改版會影響到你的內容呈現方式。建議可以透過限時動態或投票功能來了解粉絲對於新界面的反應,並根據回饋進行調整。 ▍IG 改版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這次 IG 改版無疑為用戶帶來了新的挑戰,但同時也創造了新的機會。改變總是讓人不安,但在快速變化的社群平台世界中,適應力是最重要的。建議用戶保持開放的心態,去探索並利用新的功能,這樣才能在平台上持續吸引注意並保持互動。 Instagram 的這次改版確實引起了不少用戶的反感與抱怨,但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去適應和理解的地方。希望本文提供的因應策略能幫助你在這次改版後更輕鬆地使用 IG。未來,社群平台的變化只會越來越頻繁,快速適應將是社群行銷或個人品牌經營者必備的技能。 ➤ 歡迎在 104 學習精靈關注【行銷新手村】一起練功變成行銷高手!
知識貓星球 行銷新手村,一起變高手 ⚡
Apple 發佈會懶人包:iPhone 16 系列、Apple Watch S10、AirPods 4 全解析!
Apple 發佈會懶人包:iPhone 16 系列、Apple Watch S10、AirPods 4 全解析!
Apple 在 2024 年的秋季特別活動中再度引起全球科技迷的關注!這次發佈會不僅帶來全新 iPhone 16 系列手機,還有功能升級的 Apple Watch Series 10 和全新設計的 AirPods 4。本文將為大家完整解析這次 Apple 發佈會的重點資訊,包括新產品的規格、功能,讓你快速掌握最新科技趨勢,為下一步購買做好準備! ▍iPhone 16 系列:更強大的相機和創新功能 Apple 在這次發佈會上推出了四款新機型:iPhone 16、iPhone 16 Plus、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這些新機型的設計在外觀上與前代變化不大,但在細節和功能上帶來了多項升級。 ▍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lus:直排相機設計與新配色選擇 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lus 是這次發佈的基礎款型號,最大的變化是相機從原本的斜置雙鏡頭改為直式排列,並搭配嵌入色彩的玻璃背板。新機型提供了包括「群青」、「湖水綠」和「粉紅」在內的全新配色選擇,讓消費者有更多個性化選擇。相機方面,iPhone 16 主鏡頭為 48MP,但最終輸出為 24MP,並新增拍照控制按鍵,可以輕鬆啟動相機、對焦、變焦等操作。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A18 Pro 晶片和「沙漠鈦」新色 iPhone 16 Pro 和 16 Pro Max 是這次發佈會的焦點。搭載了最新的 A18 Pro 晶片,性能大幅提升,不僅提供更強的續航力,還支援更大的螢幕和最新的「沙漠鈦」配色選擇。這次新加入的相機控制按鈕,讓使用者在拍照時可以通過按壓和滑動的方式來進行對焦、快門和變焦等操作,大大提升了拍攝的便捷性。 ▍Apple Watch Series 10:更大螢幕與薄機身設計 這次的 Apple 發佈會上,Apple Watch Series 10 也迎來了重大升級。距離 2014 年第一代 Apple Watch 發佈已經 10 年了,Series 10 的外觀雖然和前代相似,但螢幕尺寸增加了 30%,更大更清晰。採用全新的廣視角 OLED 技術,側視時亮度增加了 40%,同時支援 1Hz 的更新模式,有效節省電力。厚度僅為 9.7mm,比前代更薄,並保留了 50 米防水功能,適合各種運動場景使用。 ▍AirPods 4:USB-C 接口與主動降噪功能 這次發佈的第四代 AirPods 延續了半開放式的設計,並針對「各種耳型」進行優化。新款 AirPods 4 具備 USB-C 接口,並支援 Find My 功能,更方便使用者尋找耳機。依功能區分,新品分為兩個版本,其中較高階版本支援主動降噪和透音模式,所採用的演算法來自 AirPods Pro 2,收納盒也支援無線充電,適合各種使用需求。 ▍Apple Intelligence 即將支援中文 在本次發佈會上,Apple 還透露了 Apple Intelligence 的最新動態,這款智慧助理工具預計將於下月先行在美國推出,並在 12 月於其他英語系國家登場。值得一提的是,Apple 計畫於明年將其擴展至中文、法語、日語及西班牙語支援,這意味著 Apple Intelligence 將會登陸中港台市場。至於會支援哪一種大型語言模型(LLM),目前仍未有明確答案。 這次的 Apple 發佈會再一次展示了 Apple 在科技創新上的前瞻性。不論是 iPhone 16 系列的全新相機設計和配色,還是 Apple Watch Series 10 更大的螢幕和新功能,又或者是 AirPods 4 的降噪升級和 USB-C 充電口,都能看出 Apple 在提升用戶體驗上的努力。如果你正在考慮升級或購買新設備,這些新產品無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使用體驗。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些新產品的上市,並感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驚喜! ➤ 了解更多:https://youtu.be/uarNiSl_uh4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百工萃取】 IG 自媒體必備的日常取材法
【百工萃取】 IG 自媒體必備的日常取材法
【百工萃取】 IG 自媒體必備的日常取材法,NotOnlyHR 真誠且真實的內容經營術 〈百工萃取〉是透鏡的專欄計畫,透過知識萃取整理專家的心法、訣竅,藉由人物專訪紀錄下各行各業的內容產出者的努力痕跡,希望可以讓各種不同的專才,都有機會被世界看見。 NotOnlyHR 就如同帳號名稱一樣,「不只是人資」更是職涯發展引導師、情緒教育引導師。從 2020 年 2 月開始經營,至今已經超過 2.3 萬人追蹤。NotOnlyHR 的貼文相較一般知識型自媒體經營者來說,圖片設計簡潔,但貼文上的標語每一篇都是求職者的疑問與心聲,點進帳號會有一種吸引人看完的魔力。 這次我們專訪到 NotOnlyHR 創辦人 Miriam,和大家分享他是從何取材?怎麼寫出這些字字璣珠,真實卻又真誠的貼文。 從日常取材,挖掘 Instagram 貼文靈感的三大切角 NotOnlyHR 的 Instagram 帳號創立,剛好適逢知識型個人品牌蓬勃發展,許多人選擇 Instagram 作為戰場,透過輕量貼文分享知識,累積自有流量。Miriam 也是採取同樣的輕量內容,透過他真誠又走心的選題操作,創造了許多熱門貼文,讓追蹤者們有所共感並且願意主動轉發,在短短 160 天內就突破萬人追蹤。 一、在例行工作中留心潛力議題 提問頻率:身為職涯發展引導師,Miriam 每天都需要為諮詢者解惑,而其中最多人提出的問題,通常都能引發社群共鳴。將這些議題製成貼文或文章,不僅可以帶來好的流量表現,也可以為自己省下重複講解的心力。 社群爬文:除了自己與諮詢者的互動,積極瀏覽相同領域的社群網站也能挖掘到好的素材。以職涯引導為例,相關的社群包含 104 職涯診所、各大 LINE 職涯社群等等,網友們提出的共通問題,也是值得留意的潛力議題。 履歷常見錯誤:Miriam 提到,客戶們常犯的履歷錯誤也是能夠引發共鳴的主題。舉例來說,其中一個常見錯誤是使用過於大眾的形容詞,像是認真積極、學習力強,人資早已看到麻木,應該改用更加實際、有力道的描述,例如舉一反三,才能抓住人資的目光。 履歷成功關鍵:偶爾會看到一些別出心裁的履歷,這些優秀人才使用的訣竅也很適合作為貼文主題。例如 Miriam 過去看過一份遊戲企劃的履歷,他在封面融入了知名電玩 IP 瑪利歐的視覺,不僅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人資的注意力,也可以凸顯出自己與職務的關聯性。 詳見原文> https://hahow.in/cafeteria/articles/61778c0ce7fff7000670459f
Hahow 小蛙編輯 Hahow 好學校
推薦大家104 職涯學院「TOP求職衝刺班」
推薦大家104 職涯學院「TOP求職衝刺班」
雖然上完有一陣子了,內容有些許遺忘。教師的咬字相當清晰,配上字幕聽得相當舒服。這個課程真的對於找工作很有幫助,無論是履歷撰寫、穿搭、線上(實體)面試都有幫助,很推薦給想要找工作的求職者,履歷的方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要講出實際的效益,而不要含糊帶過,這樣會給人資、用人主管一個具體的事蹟,穿搭上面有根據各行各業提出適合的穿搭,對於線上的面試,也有提到需要特別注意的點,女生長髮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以及實體面試需要注意的小細節,而且這個影片是可以一直重複觀看的!
陳艷玲 TOP 求職衝刺班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G 篇:20 個 G 開頭術語一次搞懂!】 你以為 G 只有 Google 跟 GIF? 那你真的搞錯主角了!G 字頭超多數位硬招, 懂了你就是 Growth Hacker,不懂就只剩「Good Luck」。 ​ 😮「什麼是 GA4?GDN 是 Google 的親戚嗎?」 📊「Growth Funnel 怎麼畫?怎麼長得跟 KPI 一樣難看?」 ​ 別怕,小編陪你一路 G 到底,邊學邊吐槽,保你腦洞大開。 ​ 📌 建議收藏+轉給那位還以為 GA 是 Google App 的朋友。 ​ 🚩【 G 篇 】數位社群行銷術語防呆包(純文字版本) ​ 01. Google Ads(Google 廣告) 👉 搜尋、YouTube、Gmail 都能投廣告,預算燒完還看不到轉換是常態。 02. GA4(Google Analytics 4) 👉 新版分析工具,功能強大到你只想回去用舊版。 03. Growth Hacking(成長駭客) 👉 用最少資源達到最大成長的黑科技,小編常常被迫兼任這角色。 04. GIF(動圖) 👉 有趣又吸睛的萬用素材,文案沒創意就靠它拯救滑過率。 05. GDN(Google Display Network) 👉 Google 的展示廣告網路,全宇宙網站幾乎都能看到你的廣告。 06. Geotargeting(地理鎖定) 👉 廣告只投給特定地區的人,精準行銷從這裡開始。 07. Gamification(遊戲化行銷) 👉 發個小測驗、轉盤抽獎,就能讓粉絲多停留兩分鐘。 08. Google Tag Manager(GTM 標籤管理工具) 👉 把追蹤碼集中管理的好幫手,但設定錯會變成小編的夢魘。 09. Google Trends(趨勢分析工具) 👉 看什麼關鍵字最近火,靈感枯竭時的小編續命神器。 10. Growth Funnel(成長漏斗) 👉 看粉絲從認識→互動→轉換→留存,最怕漏到只剩報表。 11. Google My Business(Google 我的商家) 👉 在地商家的曝光神器,評論好壞直接決定你的命運。 12. Google Shopping Ads(Google 購物廣告) 👉 商品照片+價格直接出現在搜尋頁頂端,看得到但買不買另當別論。 13. Goal Tracking(目標追蹤) 👉 設定好轉換目標,小編才有辦法對 KPI 笑不出來。 14. Google Algorithm(Google 演算法) 👉 誰排第一全靠它,內容再強也可能輸給買廣告的。 15. Group Targeting(族群鎖定) 👉 一次鎖定某一類人(如職業、興趣),精準但踩雷也快。 16. Google Data Studio(現為 Looker Studio) 👉 做報表神器,介面美但數據亂,小編常常邊做邊問天。 17. Giveaway(贈品活動) 👉 最容易吸粉也最容易養出白嫖仔的策略,送完就被退讚是常態。 18. Googlebot(Google 抓取機器人) 👉 負責爬你網站看內容的機器人,結果它看得懂你寫的嗎? 19. Guide Content(指南型內容) 👉 「懶人包」、「教你三步驟」就是這類,內容長但搜尋超吃香。 20. Gross Rating Point(總收視率 GRP) 👉 傳統媒體常見指標,但現在連老闆都忘記怎麼算了。 ​ 💬 還有哪些 G 字頭術語你也踩過雷? 留言跟我們說,小編幫你做進防呆包,讓我們一起 GOGOGO! ​ #社群防呆包 #小編智商救援計畫 #數位社群行銷術語A到Z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G篇Get起來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們的社群內容有策略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 在這個社群主導用戶注意力的時代,貼文發得再多,沒有策略就是在空轉。內容缺乏主題性、節奏亂、形式單一,追蹤數看起來不少,實際上卻沒人互動、更別說轉換。你以為你們社群已經很會經營了?真的嗎?快用 Steven 幫你準備的『免費自檢表』檢驗一下吧! ​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是否有明確的社群內容策略與主題分類? 02. 貼文是否有固定節奏(如一週3篇)? 03. 是否有內容行事曆規劃未來4週以上的主題與類型? 04. 每則貼文是否能對應品牌目標(導購、教育、互動等)? 05. 是否針對不同平台設計不同形式的內容(FB/IG/LINE/TikTok)? 06. 是否有針對受眾輪廓設計內容語氣與溝通風格? 07. 是否有統計過貼文表現並據以優化內容方向? 08. 是否具備內容公式或模組(如三段式、五問法)? 09. 是否適當穿插不同類型內容(知識、促銷、故事、UGC)? 10. 是否針對貼文使用明確的 CTA(留言、點連結、分享等)? 11. 是否追蹤並調整發文時間與頻率? 12. 是否有「系列內容」設計以提升連貫性與期待感? 13. 是否根據不同節日或熱門事件做內容搭配與延伸? 14. 是否有回應留言/私訊,促進雙向互動? 15. 是否曾製作內容懶人包、下載資源等高價值內容? 16. 是否有KOL/粉絲共創內容策略? 17. 是否具備追蹤短影音、圖文、輪播等不同形式的成效? 18. 是否有定期進行內容盤點與檢討? 19. 是否使用AI工具(如ChatGPT)輔助內容發想與編輯? 20. 是否建立品牌內容資料庫供團隊快速提取與重製? ​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恭喜!你們的社群內容有策略、有架構、有未來,撿到大便宜! ⚠️ 50 - 75 分:不錯,但還有策略空窗,快調整節奏與重點! ❌ 低於 50 分:危險!內容亂打沒方向,用戶滑過不想停,這次撿到「木倉」了! ​ 💡【 Steven 提醒 】 社群不是純分享,而是有策略的品牌經營。如果你的內容發得很勤卻看不到效益,問題很可能就在「沒策略」。這張表,就是為了幫你對症下藥! ​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們的社群策略健康嗎?留言讓 Steven 幫你看看!也別忘記追蹤《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下張自檢表正火速上線中! ​ #數位行銷自救箱 #社群內容策略 #社群經營 #免費資源 #品牌行銷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人如其食,在職場技能餐盤上,你吃進去的是營養還是垃圾?
人如其食,在職場技能餐盤上,你吃進去的是營養還是垃圾?
英文有句俗諺是,「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你吃什麼,食物給予的營養或熱量,就會反應在我們的身體與容貌上。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都跟原生家庭息息相關,無論是對於某些食材、口味甚至是烹調方式的偏好。從嗷嗷待哺的嬰幼兒時期,等被他人「餵食」、幼童時期為了營養均衡,廣泛攝取、什麼都吃的「雜食」;一直到成年時期,依著個人偏好的「挑食」,到後期因為自我健康意識提升,而主動選擇吃什麼的「擇食」。 其實,在職場上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也跟我們選擇吃什麼很像,這怎麼說呢? 閱讀更多:https://vocus.cc/article/61511519fd89780001a38746
張塔莎 張塔莎公關行銷與職涯教室
UI、UX 自學難嗎?別人沒告訴你的困難點和應對策略
UI、UX 自學難嗎?別人沒告訴你的困難點和應對策略
自學UI(使用者介面)和UX(使用者體驗)設計非常具挑戰性,在這個數字化時代,設計師的需求日益增長,UI/UX設計師更是炙手可熱。自學讓你能夠以自己的節奏學習,靈活地選擇學習資源和時間,然而,自學因為沒有結構化的課程和專業的指導,可能會讓你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缺乏實際項目經驗和專業反饋,使得理論知識難以轉化為實際技能。 自學UI和UX設計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困難點以及應對策略: 1. 獲取結構化的學習路徑 【困難點】 學習資源過於分散:網上有很多資源,但缺乏結構化的學習路徑,容易讓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從何開始。 【應對策略】 → 遵循課程大綱:選擇一個在線課程或學習計劃,跟隨其大綱學習,例如 Coursera、Udemy 或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提供的課程。 → 制定學習計劃: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列出需要學習的主題和目標,並按照計劃逐步學習。 2. 缺乏實踐機會 【困難點】 → 缺乏實際項目經驗:僅僅學習理論而沒有實際應用,會使得所學知識難以鞏固和理解。 【應對策略】 → 參加設計挑戰:參加像 Daily UI 這樣的設計挑戰,每天進行設計練習。 → 個人項目:為自己設計一些項目,無論是重新設計已有的應用還是創建新的概念設計。 → 志願者機會:為非營利組織或小型初創企業提供免費設計服務,積累經驗。 3. 缺乏反饋和指導 【困難點】 無法獲得專業的反饋:自學過程中,缺乏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反饋,難以發現自己的不足。 【應對策略】 → 參加設計社區:加入設計師社區,如 Dribbble、Behance、Reddit 的設計子版塊,分享作品並尋求反饋。 → 設計夥伴或導師:尋找設計夥伴互相交流和反饋,或者尋求在線導師的幫助。 → 設計評論平台:使用平台如 Designer Hangout 或 UX Mastery,發佈作品並請求反饋。 4. 理解用戶需求和行為 【困難點】 缺乏用戶研究經驗:UI/UX 設計不僅僅是美觀的界面,還需要理解用戶的需求和行為,這對自學者來說可能較難掌握。 【應對策略】 → 用戶研究工具:學習使用用戶研究工具和方法,如問卷調查、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等。 → 實際操作:嘗試對身邊的人進行用戶研究,或參加開源項目,進行實際的用戶測試。 → 學習案例研究:閱讀和分析成功的UI/UX設計案例,了解他們是如何進行用戶研究和設計迭代的。 5. 保持動力和堅持 【困難點】 缺乏持續的動力:自學需要高度的自律和持續的動力,很多人會在中途失去興趣或動力。 【應對策略】 → 設置小目標:設定可實現的小目標,逐步完成,以維持成就感和動力。 → 尋找靈感:定期瀏覽設計作品集網站和博客,尋找設計靈感,保持對設計的熱情。 → 記錄進展:保持學習日記,記錄每天的學習進展和心得,看到自己的進步會有助於保持動力。 自學UI/UX設計是一個持續學習和實踐的過程,雖然會遇到一些挑戰,但只要有耐心和毅力,並利用好各種資源和社區的幫助,最終能夠克服困難,掌握這些技能。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NCPHD寵膳師資班培訓心得文
NCPHD寵膳師資班培訓心得文
6/1,我離開耕耘十五載的殯葬產業,來到p’adore寵愛任職。 p’adore寵愛位於內湖區,鄰近麗山高中,是辦理寵物業職能培訓的訓練機構,教室主體是廚房,配備有IH爐、烤箱、電鍋等各式廚具,一應俱全,可謂毛孩的饗食天堂。轉換跑道是一個新的開始與重新學習,難得的新機會,但我卻沒有把握能否勝任,新工作是不同產業,不同性質的團隊與工作,心態上眷戀著舒適圈,又擔心經濟收支無法平衡,因此適應的頗為吃力,更不用說在工作上能有什麼表現。 JC老師跟我說不用急,先沈澱自己,但對工作的進度要求也幾乎每日盯哨,我負責協助團隊工作進度核實,以及單位合作開發、課程助教、環境清潔等等,心態與狀態都沒在軌道上,做起事來丟三落四。新成員加入,公司業績卻沒起色,我覺得愧疚,卻無能為力。 食育師師資班,這是p’adore寵愛提供給有志於從事職業講師工作的夥伴,進階的職訓課程。行前,JC老師問我是否參加(寵愛員工可以在上班期間,進修公司開辦的課程)。我說「好」,也開心有學習的機會,過去我雖長年在大專院校兼職授課,也有相關著作,但卻從來沒有受過「如何自我定位、如何備課、如何授課」的相關訓練,也因為殯葬教育的市場需求,十多年前,在我懂得教書之前,我就已經站在講台上教書了。 7/27師資班課程開訓,我的同班同學Grace,是一位有十五年外商採購經驗的主管,因為疫情關係被辭退,進而轉戰寵物業,主理寵物保健,我想我跟她歷程頗為相似,所以冥冥之中才會被安排當同學吧。課前,JC老師跟我們說: 「師者不一定要有教育學經歷,但一定要有改變世界的熱情,尤其是寵物業講師,必須要更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成為飼主與毛孩間溝通的橋樑,將毛孩的需求傳達給飼主。」 接著帶我們做自我分析,定位與授課主題規劃。JC老師説,成人教育須以實用導向為主,且需更精準地策劃主題和時間分配,JC老師引導我們練習和調整,從觀點、原則,策略到執行步驟,包含簡報的視覺編排,重點呈現,名言佳句等都是我們在授課前,要仔細推敲的細節。 課程中,我反躬自省,一路走來,對教學是否有責任跟使命。曾經有,如今好像漸漸失落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是舒適圈的慣性嗎?還是覺得多數學生只是來拿學分,而自己只是兼任的鐘點講師,不是正式的教師,所以師生可以彼此應付,敷衍了事?我感到慚愧,也慶幸自己還有機會可以調整,重新出發。 8/3第二次課程,JC老師要我們針對自己開辦的課程,選擇三本參考的工具書。我的寵物殯葬教學除了既有的內容之外,課程說明的強化,我參考《文案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從定位、構思到下筆的文案寫作技藝全書》。寵物殯葬個性化服務流程的模組建置,我參考《最極致的服務最賺錢:麗池卡登、寶格麗、迪士尼都知道,服務要有人情味,讓顧客有回家的感覺》。服務中故事結構的呈現,我參考《如何說好真實故事?:從取材、構思、下筆、改寫、修潤到定稿,創意非虛構寫作教父教你不靠捏造或杜撰,掌握紀實寫作的訣竅,寫出好故事》。我在學院的授課,談的是理論與概念。商業課程的對象是成人,以實用為導向,須以策略跟執行步驟為主軸,JC老師幫助我們釐清觀念,調整方向。我開始明白,JC老師在沒有相關學經歷背景,沒有財團支持,憑藉努力自學,開辦寵愛健康誌,創辦中華寵愛健康發展促進會,到設立p’adore寵愛國際公司,默默耕耘至今,這是多麽不容易的事情。至今JC老師也累積了八國、四千多人次的學員紀錄,遠從香港、馬來西亞專程來學習的學員,是什麼吸引他們來學習的呢?佛教講願力,有發願就有能力,我想這就是JC老師的願力吧,要將毛孩教會她的,分享給大家。 8/10 我們進行了一小時的課程試講,我的主題是「毛孩的最後一哩路」,講授對象是一般飼主,從毛孩的行前規劃,家人可以做哪些準備,到是否安樂的安排、業者的選擇、個案說明到安葬與紀念品的選擇。我試著將過去的教學資源做盤點和整理,加上新的簡報框架,期望以「個人化服務」為新主軸,開展出有別於現今教學市場的新路線。我開了新的粉絲頁,命之為「毛孩生命伴旅人」,意思是以朋友的角度,陪伴毛孩生命規劃的旅行,因我認為,生命的離去,不論東西方信仰,都認為是前往另一個新國度,就像是旅行一般(不過是單程的)。JC老師建議我改為「毛孩生命伴旅」,更簡練的表達主旨,並逐頁檢討我的每一頁簡報內容,給予建議。 JC老師叮嚀: 「當你開始承擔責任時,你就會獲得力量:改變的力量、學習的力量、做不同事的力量。學習負擔起一個講師的責任,才能改變生活,改變世界。」 下星期我們將進行最後課程試交驗收,並搭配操作教案,緊接著安排明年度的課程規劃,JC老師曾問我,是否還會想要回到過去的殯葬生活。 我的答案是「不」,雖然那是熟悉的場域,但是我現有新的學習跟責任,新的軌道已漸成形,一切都會往更好的方向開展。
王別玄 寵物禮儀初級職能證照教室
TOP求職衝刺班 課程心得
TOP求職衝刺班 課程心得
我是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一開始自己嘗試寫履歷的時候,看到履歷表很多欄位,也不知道要填甚麼,使得我對工作迷茫,更不知道履歷可以寫甚麼。幸好104有TOP求職衝刺班,詳細的講解如何寫履歷、面試,還有一些求職相關的小技巧,受用無窮! 課程分為履歷和面試兩大部分,各有三個單元。在履歷的部分我很喜歡的部分是講師一步一步的教我們使用104的平台,告訴我們各部分要寫哪些內容,有哪些小技巧可以讓履歷更吸睛,吸引HR的目光。再跟著課程影片修改履歷之後,我的履歷變得豐富許多,也吸引到我會有興趣的公司,會寫履歷真的很重要! 在面試的部分,講師列出十個常見的問題,並逐項告訴我們回答的方法,我覺得很有用!在上課程之前,我都不知道幾乎所有的問題,都跟工作能力相關,因此我們在回答問題時,可以不斷重複技能的關鍵字,讓面試官留下印象。經過了面試之後,我發現問題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我介紹,面試官真的會很認真地聽自我介紹,課程中講師有教我們自我介紹要講什麼,非常有幫助! 謝謝104提供這麼有用的線上課程,內容豐富且可以重複觀看,而且還是免費的,對於我這種比較害怕請教別人的人,看影片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我推薦這個課程給所有正在求職的人!
王詠嫺 TOP 求職衝刺班
OSZAR »